客服热线:+852 37582889

美国国债首触20万亿美元大关!未来料仍只增不减

本文编辑:金盛盈富 发布时间:

在飓风灾情的催促与逼迫之下,美国国会两党在上周终于暂时搁置分歧,参众两院高票通过了再度临时性提高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直至今年12月8日的法案,而在得到了民主党的人配合之后,特朗普总统上周五也终于签署生效了这份有如“及时雨”的法案。


美国人均国债高达6万美元


在法案生效之前,美国联邦债务上限在一连数个月的时间内都一直都被冻结在19.808万亿美元的水平。而在债务上限获准上修之后,特朗普政府也终于释放了此前积累下的发债需求。于是,在刚刚过去的周末,美国联邦债务一下子又增加了超过3000亿美元,终于有史以来第一次,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达到了20万亿美元的规模。这意味着每个美国公民一出生,就会被分摊到多达6万美元(约40万人民币)巨额国债。


事实上,在今年3月份,美国国债总额就已经达到了此前所设定的19.8087万美元“法定”债务上限,只不过,美国财政部此后采取了紧急通融措施,才确保美国政府能够继续拥有资金运转到今年9月份。而在债务上限被提高后,“临时通融措施”遭到清算,令美国国债额度立刻便又飙升了3176亿美元。


预计,在当前重新归零的财政紧急通融机制下,美国联邦政府所需的资金至少可以维持其运转到明年3月份,这意味着即使债务上限措施于12月份再度到期,美国联邦政府仍暂时不会有停摆的风险。


20万亿巨债如何欠下?


但尽管如此,在美国债务总额达到20万亿美元之时,仍有必要带大家回顾一下,美国联邦政府这笔几乎占到了今年全世界GDP总量四分之一的巨债,是如何积年累月被欠下的:


事实上,对于美国国债膨胀至20万亿的这一过程,驴象两党都难辞其咎。过去30年内,除了克林顿总统第二个任期这一债务出现减少的例外时期之外,基本上共和党执政期间美国政府减税而不减支,民主党执政期间美国政府增支而不增税,于是,美国财政赤字缺口就一直无法补上,并都只能转化成天量的债务不断堆积起来。


事件1:里根减税


在里根总统上任半年后的1981年8月,美国经济正陷入衰退中,因而,里根政府为了提振经济和股市启动了全面的税改计划,此举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,令在70年代后半段饱受高通胀和低增长“滞胀”格局重创的美国经济涅磐重生,但其副作用便是政府收入大幅下降。以当前价格计算,美国政府在1981-1985年间平均每年损失1180亿美元财政收入,这只能靠发债来填补。


事件2:小布什减税


在经历了克林顿时代的持续经济繁荣之后,美国财政罕见地在1990年代末期录得盈余,为此,2001年小布什总统上任后为了回馈其主要的支持者——富人群体,在2001年和2003年启动了两轮减税计划。而此后,奥巴马总统为了刺激美国经济复苏,又在2010年和2012年延续强化了布什版的减税行动。而美国智库官员指出,光是上述行动,就令美国政府白白平添了5万亿美元的债务。


事件3: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


小布什任内以“反恐”为名发动的两场战争令美国再添1.6万亿美元的额外支出,并且连带其产生的其他开支,为美国财政贡献了多达2万亿美元的巨量债务。


事件4:金融危机救市开支


2007年12月,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次级信贷危机全面爆发,并酿成了美国在二战后最严重的一场经济危机。这迫使小布什政府在任内最后一年和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上任之初不惜一切代价来动用财政刺激手段挽救美国经济,其后遗症便是奥巴马政府在上任后第一个任期中每年都有1万亿美元以上的财政赤字。这也是当前巨量存量美国国债中的最大来源。


具体而言,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2月上任不到一个月之际就签署了美国复兴及再投资法案,除了维持布什政府的减税措施枝外,还额外地投入数百亿美元资金用于失业保险和基建投资项目。而这些项目本身就给美国又增添了1万亿美元的国债。


债务没有最多,只有更多


而国债达到20万亿美元并不是最终的终点,因为在所谓“特朗普新政”所提议的通过减税和增加基建支出“让美国重新强大”的口号下,连老年痴呆患者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——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进一步膨胀将不可避免。而问题还就真的便在于,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政府负债进一步增加来供养老年人口也将在所难免。以当前模型计算,假定特朗普当局及之后历届政府采取财政保守主义政策,不采取任何可能额外增加负债的政策行动,美国政府负债占GDP比重也会在30年后的2047年飙升至150%。


而如果按照特朗普的政策设想,那么情况会更加不堪。智库预计,如果他的“新政”完全落实,美国在2025年时的联邦政府负债就将比他上任时再增加7.2万亿美元,达到27万亿美元之巨。这将会超过此前在1930-40年代大萧条至二战期间美国政府负债比的水平。而当年,“大萧条总统”胡佛曾有一句“名言”:祝福那些年轻人吧,因为他们要继承我们的国债!而80多年过去了,这句话听起来仍是同样地刺耳。



阅读数: